“河北省科技進步獎”獲獎總數連續四年排名全省第一;發明專利授權量居全省第二,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25.7%;培育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3255家、“小巨人”企業98家,位居全省第三。“十二五”期間,保定市堅持把高端引領、創新驅動作為推動發展的主導戰略,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制造業、發展現代農業和推進科技惠民為重點,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使該市科技發展水平躍上了一個新臺階。
作為國家太陽能綜合應用科技示范城市及全國首個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市,保定市始終堅持圍繞企業需求、產業需求、創業需求,努力提高服務水平,不斷創新發展環境。該市先后出臺了《關于支持企業創新的八條措施》《保定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保定市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扶持力度。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簡化各種審批程序,在全省率先公布行政權力“四份清單、一個標準”;并出臺《保定市“眾創空間”認定管理辦法》,開展科技金融、知識產權等一站式服務,努力把保定耕耘成創新創業的沃土。
同時,保定市不斷強化資金支持。據統計,2015年該市在科技研發方面的投入達到6980億元,是2010年的2.8倍。同時,對新認定的國家和省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給予50萬到100萬元的財政補助。此外,“十二五”期間,全市還爭取省級以上科研項目428項,爭取資金支持56687萬元,市本級共下達科研項目175項,下達資金9971萬元。資金的投入與支持,加快了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目前,保定市共擁有國家、省、市三級科技創新平臺156家,其中產業研究院4家、工程技術中心124家、重點實驗室28家。保定市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已發展成為具有三個孵化基地、在孵科技企業200多家的規?;萍挤諏嶓w。
保定市現有17所高等院校,在校學生25萬人以上,在全國地級市中排名第一。利用這一科教資源,保定市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建產業技術聯盟,努力形成聯合開發、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學研用結合新機制。目前,保定市已經建立了第三代半導體、新能源應急、智能電網裝備、水性涂料、吊索具、LED半導體照明、新型材料、眾創空間等10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其中,中國光電網產業創新聯盟是全省第一家國家級企業產業創新聯盟;中國國際新能源應急產業創新聯盟是我國第一個新能源領域的應急產業創新聯盟。這些聯盟的成立,將進一步加快保定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
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帶來的機遇,不斷推動與京津的戰略合作,推進京津科技資源在保定轉移落地。今年,該市與中國科協聯姻,共同推進學會與企業深度對接合作,共建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試驗基地,使企業研發水平一舉躍升到行業高端。加強與中科院的戰略合作,促成了與中科院工程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半導體研究所、力學所、電工所等對接合作項目50多項,為促進“保定制造”向“保定智造、保定創造”轉變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此外,該市還與科技部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傳媒大學等開展了一系列戰略合作,共同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建設一批科技園區、打造一批孵化基地,推動產業對接融合和科技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