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回眸“十二五”】精準扶貧,合力攻堅拔窮根
來源: 河北日報  潘文靜
2016-01-05 09:32:55

  “十二五”期間,隨著一個又一個脫貧故事在燕趙大地上演,全省扶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2011年到2014年,我省平均每年減貧100萬人左右。2014年,崇禮、肥鄉、東光、雞澤、興隆、吳橋、廣平、孟村、內丘、灤平10個縣脫貧出列。今年“確保10個扶貧開發重點縣脫貧出列、100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目標任務進展順利。

  實施精準扶貧,切實解決扶持誰、怎么扶、扶什么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戶主姓名:高斗。家庭住址:饒陽縣大官亭鎮王崗村。主要致貧原因:因病致貧。其他致貧原因:缺勞力。項目名稱:棚室建設。幫扶單位:唐山市豐潤區民政局……”近日,饒陽縣扶貧辦工作人員焦振凱打開扶貧開發建檔立卡信息采集系統,全縣每個村貧困人口的家庭狀況、脫貧措施、幫扶單位、幫扶責任人等信息一目了然。焦振凱告訴記者,他們正在忙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以查漏補缺,核準對象,準確掌握致貧原因,解決好“扶持誰”問題。

  精準扶貧,關鍵是把扶貧對象摸清搞準。2014年以來,我省按照國家統一的扶貧對象識別辦法和程序,開展了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今年,我省又在非貧困縣和非貧困村開展了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實現了全省建檔立卡全覆蓋。目前,我省共有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62個。其中,列入國家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縣22個、片區外國定重點縣23個、省定重點縣17個。全省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村7366個,貧困人口485.5萬。

  精準識別,更要精準幫扶。我省對建檔立卡確定的貧困人口,區別情況,因戶施策,進行針對性扶持。凡符合低保條件的,實行“陽光低保”,做到全覆蓋。對扶貧對象,逐村逐戶落實幫扶措施,堅持走“目標到年度、規劃到鄉村、扶持到項目、受益到農戶、責任到人頭”的精準扶貧新路子。完善駐村幫扶制度,逐村安排了駐村工作隊,逐戶落實了幫扶責任人。

  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交卷”時間僅剩5年,扶貧開發進入啃硬骨頭的沖刺期。我省將大力實施“四個一批”扶貧攻堅行動。對全省有勞動能力的100萬戶、340萬貧困人口,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實現穩定脫貧。對需要移民搬遷的10.8萬戶、32.8萬貧困人口,通過移民搬遷安置實現穩定脫貧。對104萬戶、141萬無勞動能力的低保和五保對象,把低保線提高到扶貧線,實現“兩線合一”,實施政策性兜底扶貧。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42萬戶、72萬貧困人口,通過整合相關財政資金、醫療救助資金和新農合結余資金等,統籌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建立醫療救助機制。

  主攻產業扶貧,初步形成縣有龍頭企業、鄉有特色產業、村有合作組織、戶有增收項目的新格局

  “十二五”以來,河北省把扶貧開發作為戰略任務來抓,堅持把脫貧致富作為貧困地區黨委政府的主要任期目標,把產業扶貧作為主攻方向,初步形成了縣有龍頭企業、鄉有特色產業、村有合作組織、戶有增收項目的新格局。

  九畝沿原本是淶源縣走馬驛鎮花園村的一座禿山,在造地興水之后,種上50多萬株核桃樹,成了國家級萬畝核桃示范園、百姓致富的小銀行。花園村是我省開展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

  經過多年扶貧,一些貧困山區盤活了獨特資源,反過來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目前,我省初步形成了太行山區優質干鮮果品產業帶、黑龍港地區“富民大菜籃”、燕山地區食用菌產業集群、壩上地區錯季蔬菜等一批扶貧產業片區。

  “十二五”以來,河北省富民產業不斷壯大。全省貧困縣新增林果63萬畝、設施瓜菜91.8萬畝、食用菌大棚13800個,新增肉雞存欄1080萬只、奶牛存欄4.9萬頭,直接扶持65.2萬個貧困戶發展了增收示范項目。

  傳統主導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光伏扶貧、旅游扶貧、“互聯網+扶貧”等新興扶貧模式初顯成效,成為貧困群眾產業發展的新增長點。在曲陽縣東旺鄉王家屯村,房頂上新安裝的兩組太陽能電池板,被村民王成國收拾得锃亮。王成國用屋頂入股,享受并網發電后的分成,每年能有2000多元的固定收入。今年開始,光伏入戶將逐步覆蓋曲陽166個建檔立卡的貧困村,并按照每年建成1萬戶的速度,力爭到2017年實現全覆蓋。

  創新扶貧機制,統籌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多方面資源

  每月領1800元工資、每年拿分紅、定期收土地流轉費,自從參加了村里的長毛兔合作社和林果合作社,淶水縣趙各莊鎮白澗村56歲的劉興芹成為了“三金”農民,她和老伴兒今年預計能有2萬余元的收入。入股合作社,劉興芹憑借的是政府給的扶貧資金和自家的土地。在白澗村,像劉興芹一樣的“三金”農民越來越多。

  “十二五”以來,我省堅持以改革創新的思維完善扶貧攻堅的新機制,構建、推廣了股份合作、“互聯網+扶貧”、金融扶貧、財政資金放大、土地整理、產權交易抵押、對口幫扶、整村扶貧、生態扶貧、考核獎懲等十項扶貧新機制,以改革破解難題,提高扶貧成效。

  除了機制上的創新,更有模式上的完善與突破。我省統籌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多方面資源,協調推進扶貧開發,探索完善了特色農業扶貧、文化扶貧、旅游扶貧、移民搬遷扶貧、家庭手工業扶貧、新能源扶貧、就業扶貧、科教扶貧、基礎設施扶貧、社會扶貧等十項扶貧新模式,為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開辟了新路徑。

  河北省已明確,到2020年,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所有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全省平均水平的70%以上(即1萬元以上),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關鍵詞
精準扶貧,十二五,合力攻堅
責任編輯:劉江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