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主要工作
1月10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宋恩華在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作省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說,2015年,省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省委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委人大工作會議部署,牢固樹立政治意識、法治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在中共河北省委領導下,解放思想,激發活力,真抓實干,依法有效履職,認真完成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工作任務,在全省改革發展穩定與法治河北建設中,較好地發揮了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能作用。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動省委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全面落實重點改革任務。落實省委深化改革責任分工,認真完成立法、監督等方面的13項任務。制定完善了征求意見、論證評估、審議修改等制度,加強立法統籌協調,突出重點領域立法,努力實現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綜合運用上下聯動開展視察檢查、專題詢問、滿意度測評等方式方法,深化重點監督、跟蹤監督、公開監督,推動轉型升級、環境保護、民生保障等重點工作的開展。
著力促進法治河北建設。按照省委推進法治河北建設部署,推動落實監督公開、建立專家顧問制度等50項重要改革舉措。落實新立法法關于賦予設區的市立法權的規定,制定實施辦法,先期賦予廊坊、邢臺、保定、秦皇島市立法權。
積極推進京津冀人大工作協同。會商京津兩市人大常委會出臺了加強立法工作協同的意見,研究起草了加強監督工作協同的意見。在制定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過程中,首次開展立法協同,就建立協調機制、環評會商、協同監管、聯防聯治等作出規定。
二、強化主導、務求管用,保證重大改革決策于法有據
全年共制定法規11件、修訂3件、“打包”修改18件、廢止8件,批準較大的市法規8件,備案審查規范性文件16件。
加強改革發展立法。致力于促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作出實施行政處罰法決定,推動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著眼于創新規劃理念,改革規劃管理體制,推進“多規合一”,增強規劃科學性、公開性、強制性,審議了城鄉規劃條例修正案。立足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新制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
加強生態環境立法。重新制定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設立污染源在線監督、排污權有償使用交易等制度機制,加大處罰力度。作出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燒的決定,完善源頭管理、科技支撐和防控機制,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針對我省鋼鐵、煤炭等行業規模大,固體廢物產生量大的實際,重新制定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
加強社會治理立法。重新制定信訪條例,對信訪事項的提出、受理、辦理、監督和法律責任作出規范,實現訴訪分離,規范信訪秩序,促進依法治訪,保障群眾合法訴求。為維護正常價格秩序,依法懲處價格違法行為,修訂了價格監督檢查條例。為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力求實現全環節、全過程監管,審議了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
加強公共建設立法。創制性開展城市地下管網立法,就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運行和維護作出規定,著力解決“重地上輕地下、重建設輕管理”和多頭建設、資源浪費問題,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為促進電信設施共建共享,提高電信服務水平,維護網絡信息安全,制定了電信設施建設和保護條例。
三、創新機制、增強實效,促進依法行政與公正司法
一年來,聽取審議“一府兩院”專項工作報告15項,開展執法檢查10次、專題詢問1次、滿意度測評1次。
突出新修訂法律的貫徹實施。新修訂的環保法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為促進該法全面貫徹實施,組織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及專家顧問開展執法檢查,聽取審議了省政府專項工作報告和省人大執法檢查報告,就完善體制機制、形成多元共治格局、加強執法能力建設等提出意見建議。為促進新預算法的貫徹執行,開展系統學習培訓,及時修訂預算審查監督條例,出臺發揮代表預算審查監督作用的實施意見,充實了審查監督內容、規范了監督程序。制定加強對審計查出的突出問題整改監督的決定,聽取省政府審計整改情況的報告,強化了審計整改的跟蹤監督。完善行政司法聯席會議制度,促進“民告官”訴訟制度的有效落實。
重視經濟工作監督。針對我省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資源依賴性強的問題,組織調結構促升級專題調研,開展專題詢問,提出深入推動創新戰略、優化存量與引導增量并重、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等意見建議。省政府高度重視,有效加強和改進相關工作,加快我省結構性改革步伐。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認真聽取審議計劃和預算執行情況報告,提出充分釋放經濟發展活力等意見建議,調動各方力量攻堅克難,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努力完成“十二五”規劃任務。
強化執法與司法監督。開展行政許可法執法檢查,省市縣三級聯動、省工商聯等第三方同步調研、新聞媒體深度介入,明察暗訪政務大廳、便民服務站(室),抽查2215個政府部門,走訪數百家企業,發放上萬份調查問卷,聽取審議省政府專項工作報告,就梳理核查行政審批事項、清理整治中介組織與服務、強化全過程監管、優化政務環境等提出意見建議,促進各級政府簡政放權。落實關于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決議,組織開展執法檢查,聽取審議執法檢查報告和法院、檢察院、公安廳、司法廳整改情況報告,推動檢察機關強化法律監督職能,促進司法公正。制定監督司法機關工作規定。
深化民生保障監督。在全省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是省委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為促進該項工作深入開展,采取省市聯動的方式組織專題視察,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要加強頂層設計,健全協調推進、多元投入、產業支撐、長效管護等機制,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穩步健康發展。組織金融服務“三農”情況專題視察、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專題調研,協助全國人大開展涉農執法檢查和專題調研,推動新形勢下“三農”工作深入開展。繼續開展食品安全工作專題調研和執法檢查,聽取審議省政府專項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監管體制改革、加強監測能力建設、加大違法行為懲治力度等審議意見,并進行了滿意度測評。
省人大常委會不斷創新監督方式,著力提高監督實效。一是檢查視察力求深入。二是監督公開力求規范。三是監督整改力求實效。
四、完善制度、密切聯系,做好代表與選舉任免工作
選舉任免工作更加規范。一年來共依法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95名,接受辭職8名。制定憲法宣誓辦法,對我省實施憲法宣誓制度作出統一、具體規范,促進宣誓人員增強憲法至上意識,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
代表聯系更加緊密。認真落實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代表聯系群眾制度,促進常委會各項工作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始終為人民履職、受人民監督。增加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人數,完善代表履職網絡平臺,開通代表微信平臺,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加強代表小組長學習培訓,組織指導代表集中視察,開展代表小組活動。
議案建議辦理更加有力。健全代表議案建議辦理目標考核制度,完善辦理工作科學評價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堅持重點建議重點交辦督辦。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代表提出的13件議案,3件已經辦結,6件列入立法計劃,4件列入立法調研計劃。代表會議期間和閉會期間共提出建議632件,已經全部辦理完畢。
指導縣鄉人大更加務實。去年6月,中央轉發全國人大《關于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若干意見》,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重要指導性文件。為貫徹落實好文件精神,在省委黨校舉辦省人大常委會廳級干部、各市縣人大負責同志學習研討班,研究制定我省實施意見,密切與市縣人大的聯系,切實加強對基層人大工作的指導。
五、從嚴從實、積極作為,提高依法履職水平
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認真組織“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奮發作為、協同發展”大討論,堅定人大制度與理論自信,推動人大工作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重要工作、重大事項向省委請示報告制度,自覺接受和依靠黨的領導。
持續加強作風紀律建設。主任會議成員積極發揮表率作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加強黨風廉政教育,逐級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以上率下,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勇于擔當、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著力提高素質能力。堅持常委會法制講座制度,開展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專題培訓,開設“人大講堂”,依托黨校、高校開展輪訓,組織演講比賽和知識競賽,不斷提高人大干部素質與能力。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完善干部培養選拔任用機制,加強對內對外交流任職,選派干部積極參與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認真完成省委任務要求。
加強服務保障建設。建立常委會專家顧問團,改進會議組織服務,嚴肅會風會紀。從改革入手加強機關管理,不斷提高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全年接待群眾來信來訪3598人次,及時交辦轉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2016年的主要任務
本報訊 宋恩華說,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全面推進的關鍵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著眼五年,立足當前,省人大常委會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省委八屆十二次全會精神,高舉發展、團結、奮斗的旗幟,牢固樹立和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認真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振奮精神,齊心協力,開拓創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貢獻。
進一步加強立法工作,更好地服務改革與發展。圍繞“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任務,對本屆五年立法規劃重新審視、調整,更好地發揮立法的引領推動作用。進一步加強京津冀立法工作協同,推進建立區域立法協同機制和制度平臺。制定扶貧開發、循環經濟、氣候資源保護利用、決定重大事項等方面法規,修訂水污染防治、城市綠化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法規,出臺促進全民閱讀的決定。落實“全面二孩”政策,及時修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進一步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調整論證咨詢機制、基層立法聯系點制度,拓寬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
進一步深化監督工作,促進憲法法律的有效實施。強化計劃預算監督,規范經濟運行秩序。著力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聽取計劃預算審計報告,完善我省預算審查監督制度,加大對政府重點支出、重大項目建設、重大財政決策的審查監督力度,加強國有資產監督。強化執法監督,促進依法行政。圍繞促改革、調結構、治污染、惠民生等事關全局與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聽取審議省政府專項工作報告,并就職業教育等進行專題詢問。開展安全生產、消防、旅游等法律法規實施情況執法檢查。強化司法監督,維護司法公正。聽取省“兩院”關于司法體制改革情況的報告;對省“兩院”兩委委員履職情況開展評議;繼續組織旁聽評議法院庭審工作。
進一步做好選舉任免和代表工作,充分發揮代表主體作用。調動代表履職積極性,深入實施“雙聯系”制度,指導好代表小組活動,細化服務保障代表的措施。認真做好代表議案建議的辦理工作,組織、指導代表專題調研和集中視察活動。起草出臺代表資格審查、保障代表權益的規范性文件。做好選舉任免工作,落實選舉任命人員向憲法宣誓制度。指導縣鄉人大換屆選舉工作,制定指導意見,出臺相關決定。
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努力建設服務型、創新型、學習型人大機關。堅持不懈開展思想政治建設,堅持人大工作正確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強依法履職的政治責任感與使命感,在貫徹落實省委重大決策部署上凝神聚力。繼續深化“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扎實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全面加強紀律建設、廉政建設、作風建設,進一步強化各項制度的完善與執行,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促進人大工作創新發展。著力推進干部隊伍建設,政治上堅定不移,精神上昂揚奮進,工作上雷厲風行,讓夙興夜寐、激情工作成為常態。深入貫徹中央、省委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文件精神,強化人大工作的交流與指導,努力提升全省各級人大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