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作了政府工作報告。隨著“全國各族人民”這一總理報告中的高頻詞的出現,社會保障、教育改革、文化事業發展、脫貧攻堅、懲治腐敗等一系列問題成為干部群眾們熱議的話題,這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黨和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重視——民生實事暖人心。
政府重視民生工作,全國各地都是一樣的。在高原上的西藏也不例外,“接地氣”的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民生工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資金、項目和政策向民生領域傾斜。民富則國強。國泰和民安總是會一起出現,也說明兩者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系。自古以來富強的國家都是建立在了民眾安居樂業的基礎上。作為國家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的民生問題當然是應該重視的關鍵。
解決廣大群眾的困難,尤其是讓困難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記得藏歷新年那會兒新聞上報道過很多孤寡老人收到政府發放的節日補貼,老人們燦爛幸福的笑容讓我印象深刻。其實老百姓需要的并不多,尤其是有困難的群眾,只要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哪怕只是一毫一厘的幫助,也會讓他們很滿足的。也許在很多人眼里,政府補貼的900元過節費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在普通人,尤其孤寡老人這樣的弱勢群體眼里,那真的是非常豐厚的禮物呀!這不就是為民生辦實事的實實在在的體現么?
看病難,看不起病的現象,近年來又是一項亟需解決的民生熱點問題。有句話說得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人民看病不困難,治好了病癥,也就有動力有能力為社會建設貢獻力量了。而且從各種發放養老、低保、醫療補助的新聞報道中我們不難看出,政府將有限的財力優先地投入到了低保和基層教育以及醫療衛生領域。
解決民生問題,不是空話,更不是形式。政府不用大張旗鼓的到處張羅,只需要把“力”都用在人民真正需要點上,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民生的有力解決,真正溫暖民心。和諧西藏、幸福西藏的建設目標也就會離我們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