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車行業的現狀,如同八月北京的天氣,悶得厲害。如果不是ETCP宣布B輪融資,好停車隨后獲得國內房地產行業組織的戰略投資,智慧停車行業似乎在2016年不會有什么令人振奮的消息,當然也不排除大家埋頭干事的創業初心。但是幾乎所有的行業察者,都在這時發出這么一聲嘆息:難。
年初,智慧停車創業公司之一停開心經營面臨風險,其CEO曾表示“我的停車O2O美夢恐怕要破碎了”。資本的問題是大難題。有統計顯示,2014年創業公司大量涌入該領域,并大多拿到了投資;經過短短一年的市場洗牌,當初雄心勃勃的智能停車創業公司,多半已經偃旗息鼓,以至于2016年1月媒體盤點的十大智慧停車企業,目前只有ETCP官方公布拿到B輪融資。
更難的是停車行業O2O本質難。在第三代互聯網革新大潮中,O2O切中了互聯網最不愿意干的事。整合原本落后的原始業態和大量、艱難的地推甚至包括后期的維護與拓展。停車行業完全中招,停車場資源不但稀缺而且經營復雜,搭載互聯網技術不但硬件成本高,資源成本更高。當然把這么骨頭硬啃下來,但是如果“即便停車場的用戶擁有一定的規模,但是也跟提供B端的玩家自身的關系不是特別大,而依靠不斷補貼創造的停車O2O消費則在巨大投入后很快失靈,停車場只用一句話就收回了支付權?!焙唵沃v就是成本、流量變現及支付場景等等都需要一一攻克。
當然隨著政府對智慧城市項目的重視以及停車行業萬億級市場規模,只有堅持,才是最后的勝利,智慧停車是一場馬拉松戰役。在這場長跑中,市場注定面臨洗牌。
目前智慧停車分幾個派別,出入口派,地鎖派和后市場派和大客戶派。剛剛獲得B輪融資的ETCP屬于出入口派。不過仔細研究其發布三年戰略規劃發現,派系已經開始紛爭,智慧停車進入春秋戰國時期。根據ETCP CEO譚龍表示,未來三年,ETCP將以聯網信息化智慧化—停車場資產管理—停車場投資建設為主線,貫穿整合停車相關的整個產業鏈,以及基于停車下游的相關業務,比如代客泊車、智能車位鎖等。
近日,有分析人士指出,停車場作為稀缺資源,停車玩家們在一家一家啃下來的過程中,前期還是需要適當垂直,優先考慮規模經濟效應,在單個品類勝出,然后再考慮在符合協同效應的情況下發揮范圍經濟效應。
不難發現,在新一輪資金到位后,ETCP不會局限自己的業務部署。在掌握支付入口這個單品外,不但將深度垂直停車領域,還將染指整個用車產業鏈,包括后市場服務。這勢必打破現有的市場格局。甚至,在其近日與萬達飛凡的戰略合作中,官方消息稱其將入駐萬達近4000家商業綜合體。而原本“擁有商業綜合體、政府機關等線下資源“的“大客戶派”該如何應對?據了解,科拓智慧停車系統就屬于后者,目前已經與全國90多家萬達廣場取得合作,成為萬達集團指定的停車設備供應商。萬達如何協調兩家關系,值得觀察。
作為行業觀察者,我們只能說停車供應缺口嚴重,全國一二線城市遠不及目前國際標準的車輛與車位1:1.2的比例,亟需運用一個智能化的方式去充分利用有限資源。市場前景廣闊,格局風云變化,誰將實現大一統,智慧停車行業是否進入轉折點,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