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將于9月4日至5日在中國杭州舉行,中國已進入“G20時間”。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近日接受采訪時,高度稱贊中國在籌辦峰會方面表現出的卓越領導力,認為中國作為輪值主席國所作的積極努力“使二十國集團峰會的包容性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8月30日新華網)
包容,是此次G20杭州峰會“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主題之一。從外交部日前發布的出席G20杭州峰會外方領導人名錄中可以看出,參加此次峰會的除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之外,中國還邀請了包括乍得、埃及、哈薩克斯坦、塞內加爾、泰國等發展中國家領導人作為嘉賓國領導人與會。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阿澤維多、國際勞工組織總干事萊德等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亦將與會。
權威數據顯示,G20貿易總額約占全球貿易額八成,在引領全球貿易長期增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貿易要想繁榮,必須有一個開放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自愿的參與者帶著良好的意愿行動并受到明確的規則的管理,不可或缺。多年的實踐表明,當今世界,沒有國家可以隔絕外國商品、服務、資本、思想或人力的浸潤,沒有國家可以單槍匹馬為民眾提供長期繁榮。在這樣一種態勢下,實現包容性增長,將更多的民眾納入經濟增長的體系中來,應是明智之舉、理性之選。
從2008年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首屆20國首腦峰會算起,迄今G20峰會已經舉辦了10次。此前的峰會,盡管各具特色,各顯成效,但從沒有像本次峰會一樣,將“包容”提升到一個空前的高度。在全球經濟發展乏力、金融動蕩、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各成員國之間相互理解包容,是信任與合作的前提,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不二法寶。作為本次G20杭州峰會的主席國,中國在全力當好東道主的同時,致力為各國經濟振興搭建大有作為的“舞臺”,因而格外令人矚目。
讓人欣喜的是,本次G20杭州峰會,邀請了歷史上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參與,讓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作為平等伙伴同坐在一張桌子上,就國際經濟事務平等協商、平等決策,共同謀劃世界經濟長遠健康發展的大計,不僅使會議組成更具代表性,更富包容性,同時有利于打破貿易壁壘,遏止貿易增長快速下滑,減少貿易摩擦案的發生,避免重蹈過往的覆轍。這種“包容性”,不僅反映了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變化,亦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是歷史的進步,是唯一的前進之道。
古羅馬詩人維吉爾有云:人們對一切都會厭倦,除了對理解。這種“理解”,說白了就是互相包容。G20杭州峰會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將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最有影響力的參與者們凝聚在一起,增加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讓發展中國家的訴求在G20峰會上得以暢通表達,是非常重要的創新和亮點。我們期待,在G20會議的圓桌前,各與會國代表暢所欲言,讓合作共贏的光輝穿透保守封閉的陰霾,開啟全球大合作、大治理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