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意調試機車內部設備
提起“大國工匠”,在我們的印象中應該會是一位兩鬢斑白的老師傅,至少也應該是一位略帶滄桑感的中年人,而張如意卻是一位如假包換的“80后”。
張如意雖然是“80后”但卻不是一個“手機控”,張如意說,自己不愛玩游戲,更愛鉆研跟機車相關的技術知識,把解決工作中的難題當做是“通關打怪”,從中得到不少的樂趣。
張如意的車間主任王瑞說,機車調試這個工種想要干好不容易,光是聰明是干不好的,必須得有責任心,能沉得住。張如意能去的今天的乘機,與他不斷堅持努力嚴格要求自己是分不開的。
責任心成就技術大拿
剛到車間,張如意只有18歲,他十分好學,經常向廠里很多老師傅虛心求教,老師傅們看到張如意勤奮好學也都愿意把技能訣竅教給他。不久,張如意被分配到試運班擔當起機車試運調試工作。全國勞動模范、高級工人技師毛正石風趣地說:“這是天降大任于小張啊!”
當時公司正在試制生產5546型電力機車,張如意面對復雜的機車計算機、電子、機械、液壓等相關技術一時茫然不知所措,他暗下決心要努力成為一名優秀機車調試員,為大連機車走向世界做出貢獻。
機車調試是整個機車生產的最后關鍵階段。張如意說,作為一名機車調試的工作人員,就是要嚴控質量,做好每一個細節,力求完美,把好機車出廠最后一道關,把故障率降到最低,做到機車零缺陷出廠,為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盡自己的一份力。
從車體、轉向架、柴油機、電氣柜、微機,從接線、測量、故障診斷,他潛心研究機械原理,心無旁騖沉淀下來逐一攻克技術難點。他從生產實踐中學,及時歸納總結并記錄,逐步掌握了機車調試技能。
北京HXD3B型機車環鐵試驗中,國外技術專家在檢測主變壓器接地故障時,采用了機車微機技術,通過一套軟件來檢測機車傳輸波型,推斷主變壓器接地是否正常,這讓張如意大為驚奇。張如意逐漸掌握了機車微機工作原理,學會了利用軟件診斷機車主變壓器接地故障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機車主變壓器接地故障的判斷速度。
2006年,張如意奉命參加公司首臺HXD3型國產化機車的調試工作。當時HXD3型機車是一種全新產品,采用了大量的先進技術。面對新挑戰,張如意暗下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在對HXD3型機車調試過程中,他發現風笛電磁閥使用時易燒損,如果燒損會造成機車控制保險斷開,機車微機系統斷電,甚至導致制動顯示屏斷電造成機車緊急制動,機車無法繼續牽引運行。張如意果斷提出風笛電磁閥改進建議,使問題得到解決,確保了首臺HXD3型機車順利通過試運。
在首臺HXD3型機車調試中,張如意積累了大量經驗。不久,新的挑戰又迎面而來。HXD3B型機車是目前世界上單機功率最大的電力機車,和以往的電力機車相比技術更加先進。當領導把第一臺HXD3B型機車調試的任務交給張如意的時候,他面對的困難超乎預期:龐巴迪公司采用的是全新的機車設計標準、工藝流程、調試步驟,對于習慣于按照國內標準調試的張如意來說是難上加難。
張如意決定從零開始,學習國外的設計標準,熟悉工藝流程,很快成為HXD3B型機車調試的行家里手。張如意發現機車庫內電源保險經常燒損。他采集了大量的數據證明是設計缺陷,沖擊電流過大,造成電源保險燒損。他提出了更新軟件的想法,提供給設計人員。改進設計后,電源保險燒損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不僅如此,他熟練運用監控軟件,在試運前就把電力機車隱藏的故障排除掉,避免反復調試,確保了首臺HXD3B型機車調試成功。
HXD3C電力機車是我國鐵路運輸的急需車型,即可客運,又可貨運。2010年7月,張如意參與了首臺HXD3C型機車的耐壓調試工作,他發現在網下調試時升弓,閉合主斷后TOMS微機顯示屏就報APU2接地,APU不動,APU頻率異常,切除APU2只投入APUI重新閉合主斷還是不行,斷電重啟故障一樣存在。張如意將由APUI,APU2到各個負載的大線用萬用表進行校對,發現有一組大線交叉錯接。為了確認判斷,他把變流柜到濾波柜,再到控制電器柜的所有大線依依拆除進行校對,終于發現了控制電器柜內的接觸器上的113和213是一線兩號,于是問題迎刃而解。
機車調試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一臺機車有成千上萬個機械零部件,電氣系統像是人的大腦神經中樞,電氣柜像一個個中轉站,密密麻麻的電線像是人的神經系統。快速地從千絲萬縷的關系中找出機車故障需要真功夫。從HXD3型機車,到HXD3B型機車,再到HXD3C型機車,張如意不斷攻克制高點,成為掌握了電力機車世界先進技術的專家型人才。
張如意介紹創新工作室中的創新成果
工匠精神的傳承者
張如意不僅虛心好學,從老師傅那里繼承了“工匠精神”和大連機車工人的優秀傳統,并且也把這種精神和傳統傳承到了他的徒弟們身上。
張如意說,從老一輩的老師傅身上不僅學到了各種技能訣竅,更重要的是學到了他們身上那種“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精神,對如今的自己來說,更是要精益求精,不斷創新。
對于徒弟,張如意從來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耐心教導徒弟專業技術,把自己在機車調試上的絕招訣竅傾囊相授。
張如意的徒弟董家會說,師傅的技術水平讓我們很佩服,師傅經常放下自己手里的工作來幫我們解決問題,然后再加班干完自己的工作,這讓我們很感動。師傅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也深深的影響了我們,師傅經常跟我們說,工作要細心,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來,來不得半點馬虎。
張如意帶了不少徒弟,每年廠里還會有一些大學生來班組實習。張如意說,自己更像是一位“朋友”型的師傅,因為來跟隨他學習的年輕人與自己年紀差的也不多,他更愿意向朋友一樣教導幫助徒弟們。有一些徒弟現在或在設計部門工作或在服務中心工作,遇到了難題還是愿意打電話找他幫忙。
張如意說,如今在創新工作室中大家有更多的創意產生,創新出來的新技術給調試工作提供了方便,也給企業降低了成本。
張如意調試機車設備
跟大連機車一起走向世界
張如意機車診治技術出了名,全國各地甚至國外一些用戶紛紛請他講課,或請他調試維護機車,會診疑難雜癥,國內或境外出差是常有的事。公司一些重大的機車客戶服務工作也交給了他。
黨的十八大期間,公司HXD3C型機車擔當起北京機務段運輸主力。為了保證各項重大任務的完成,張如意和同伴們一起夜以繼日地工作,維護好機車電器、轉向架、風、液壓等各大系統,確保無故障出車。
張如意的班長鄒強說,由于保障春運工作的需要,張如意已經連續幾個春節都沒能在家過了。
公司國外市場不斷開拓,張如意在診治出國機車故障過程中大顯身手。在首臺剛果機車水阻試驗過程中,調節勵磁功率時總達不到技術文件的要求,張如意認為是電阻選擇較小,無法調節的原因。和設計人員溝通后,更換較大的電阻,完成機車的水阻試驗,使剛果機車及時交付。在首臺緬甸機車交付過程中,出現有2個電機牽引電流較小、機車無法動車的故障。張如意經過仔細查看圖紙和現場查找比對,發現機車電器柜內的銅排連接方式不對。這個發現避免了后續機車生產的大量返工,確保了機車按時交付使用。
不管是國內機車,還是國外機車,大到機車微機故障,小到線路虛焊故障,張如意都細致甄別,診治機車疑難雜癥.
2013年初,大連機車出口阿根廷的首批20臺內燃機車完成最后調試,大連造“火車頭”首次開進了南美洲;同年,大連機車進入新西蘭國鐵運輸線,并由單純的“產品出口”模式向“產品+服務”出口模式轉變,張如意及其同事負責起了調試維護的任務。該機車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也是“中國造”火車頭首進發達國家;2014年初,大連機車出口中亞國家——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鐵路的11臺電力機車全部交付。
張如意說,我們的機車能夠出口到一些發達國家,讓他們成為我們的長期固定用戶,這說明我們中國制造的機車質量是過硬的,因為想要挑剔的國外客戶認可我們,我們的工作必須做到完美。作為機車調試人員,我們的工作必須做到很細致,用心去做,做到極致。
談到自己的夢想,張如意說,我的夢想就是讓大連機車成為世界一流的企業,以我之力傳遞創新的正能量,為咱們國家的軌道交通裝備行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真干成就夢想,我會跟著機車繼續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