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岳西縣頭陀鎮梓樹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郭逢春(右)和村里的貧困戶儲昭富一起喂雞(2016年10月13日攝)。這是向絕對貧困發起攻堅決戰的開局之年。這是以超常規力度苦干實干的奮斗之年。 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作出到2020年全國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承諾,吹響了決戰脫貧的沖鋒號。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舉國上下立下愚公移山志,全力殲滅“貧魔”。一幅反貧困的時代畫卷,在中華大地抒寫。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五個一批”工程進展快效果好
在短短數年,要使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人口數量的人群擺脫絕對貧困,這不僅是世界性難題,更是人類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考驗。
面對“怎么扶”的核心問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確定實施“五個一批”工程——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這是一服辯證施策、全方位根治“窮病”的藥方,也是中國特色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體現。
根據中央部署,101項具體任務分解落實到32個牽頭部門和77個參與部門,有關部門已出臺93個政策文件或實施方案,涵蓋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勞務輸出扶貧、交通扶貧、水利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等多方面政策措施。
各省區市都出臺和完善了“1+N”扶貧政策舉措,既有“加強版”、“升級版”,也有“創新版”,對很多老大難問題都拿出了過硬舉措。
各方資源廣泛動員,形成脫貧攻堅投入機制。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創歷史新高,第一次超過1000億元。
通過發展生產脫貧是造血式扶貧的關鍵。根據中央部署,“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重點通過發展產業脫貧3000萬人左右。為此,農業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精準脫貧指導意見》。
各地省縣兩級產業扶貧規劃也已基本編制完成。有的還編制了農業、林業、旅游等專項規劃,形成了“1+N”的產業扶貧規劃格局。
貧困地區把發展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有關部門支持貧困地區立足當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光伏扶貧、電商扶貧、旅游扶貧等新業態扶貧成效明顯。
一系列“工作賬單”顯示了扶貧成果:
易地扶貧搬遷——22個有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的省份全部組建完成省級扶貧投融資主體,全國833個縣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全部開工,五年內將對近10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解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問題。
教育扶貧——正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率先對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除普通高中學雜費,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全覆蓋,讓知識改變命運,避免貧困代際傳遞。
社會保障——新農合、大病保險和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三項制度對農村貧困人口全覆蓋,貧困大病患者實行分類救治,實施三級醫院“組團式”對口幫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要重視發揮廣大基層干部群眾的首創精神,讓他們的心熱起來、行動起來,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后面貌。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向著決戰貧困的高山攀越,疾步邁向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
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隆福鄉漁洞小學學生在課間玩游戲(2016年10月10日攝)。從2016年秋季學期起,廣西免除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適齡兒童在幼兒園的保育費和教育費,免除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普通高中在校生的學雜費,結合之前已實施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學雜費和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廣西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就學15年免費教育。這是向絕對貧困發起攻堅決戰的開局之年。這是以超常規力度苦干實干的奮斗之年。 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作出到2020年全國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承諾,吹響了決戰脫貧的沖鋒號。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舉國上下立下愚公移山志,全力殲滅“貧魔”。一幅反貧困的時代畫卷,在中華大地抒寫。新華社記者黃孝邦攝
河北省阜城縣德隆職業培訓學校的老師在指導學員給“嬰兒”洗澡(2016年8月26日攝)。河北阜城縣將家政技能培訓作為推進“精準扶貧”工作重要途徑,依托家政培訓基地、家政服務機構,對有就業意向的貧困群眾進行母嬰護理、育兒保健、老年護理等技能培訓,促進貧困人口尤其是農村婦女就業。這是向絕對貧困發起攻堅決戰的開局之年。這是以超常規力度苦干實干的奮斗之年。 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作出到2020年全國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承諾,吹響了決戰脫貧的沖鋒號。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舉國上下立下愚公移山志,全力殲滅“貧魔”。一幅反貧困的時代畫卷,在中華大地抒寫。新華社記者牟宇攝
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明暉21兆瓦光伏扶貧項目(2016年7月3日攝)。邢臺市推進扶貧方式由“大水漫灌”向“精確滴灌”轉變,不斷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戶發展的內生動力,探索完善特色農業扶貧、移民搬遷扶貧、家庭手工業扶貧、新能源扶貧等多種扶貧新模式,為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開辟了新路徑。這是向絕對貧困發起攻堅決戰的開局之年。這是以超常規力度苦干實干的奮斗之年。 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作出到2020年全國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承諾,吹響了決戰脫貧的沖鋒號。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舉國上下立下愚公移山志,全力殲滅“貧魔”。一幅反貧困的時代畫卷,在中華大地抒寫。新華社記者牟宇攝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向陽衛生院醫生劉霞上門為患病低保戶老人檢查身體(2016年9月9日攝)。2016年8月,五原縣啟動新農合家庭病床服務,將具有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資質的鄉鎮衛生院確定為家庭病床服務機構,為參加新農合的臥床五保戶、長期患病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貧困人群提供免費上門就診服務,醫藥費用按鄉鎮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報銷比例補償。新農合家庭病床服務解決了此類人員不住院的醫保報銷問題,減輕了貧困人口的醫療負擔,有力推動了精準扶貧工作。這是向絕對貧困發起攻堅決戰的開局之年。這是以超常規力度苦干實干的奮斗之年。 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作出到2020年全國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承諾,吹響了決戰脫貧的沖鋒號。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舉國上下立下愚公移山志,全力殲滅“貧魔”。一幅反貧困的時代畫卷,在中華大地抒寫。新華社記者鄧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