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里是新華網河北頻道和長城網聯合策劃的,2017河北兩會大型視頻訪談欄目,我是筱雨。今天作客我們演播間的嘉賓是省人大代表、保定蓮池區西高莊村黨總支書記王煥榮,首先歡迎往您的到來,歡迎您!
王煥榮: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您親臨現場聽了兩會的報告以后,對您來說感觸最深的是什么呢?您又帶來了哪些建議呢?
王煥榮:聽了兩會的報告以后我特別振奮,也特別鼓舞士氣。我自己感悟最深的就是扶貧教育,我的建議也是帶來的扶貧教育問題,就說精準扶貧首先是教育扶貧,得讓老百姓的觀念改變,讓他們思想改變,否則這個扶貧不是長久的。如果是教育扶貧,從思想上、觀念上改變以后,老百姓會自己產生一個創新、創業的氛圍,讓老百姓走上一條長期的可持續的一種發展道路,這才是真正的扶貧。我的建議也是這么帶來的。
主持人:我們在網上看到過您的報道,可以說您有一種特有的智慧來擔起了一個小家,然后用三十年的時間擔起了一個大家,我想知道作為一個女人,這是一種怎樣的智慧,或者說您有一種怎樣的能量呢?
王煥榮:這個談不上智慧和能量,我認為每一個人,在一個家庭也好,或者在一個村當一個村黨支部書記也好,首先你作為一個當家人,就得怎么樣把老百姓裝在心里面,只要你心里面有老百姓,只要你心里面想做這件事,那你一定會做好。包括一個家庭也是,一個家庭和一個村莊、一個社會是一樣的道理,在這一個家庭里面,如果你要敢于擔當,敢于擔當這個責任,有哪家有了困難了,你可以去幫助他,去了解一下,或敢于付出,等等這一切,你就能做到這一點,否則的話你在家里面也說了不算。
一個村子也是一樣,如果老百姓哪家有了困難,你不聞不問,如果你做的哪些事情不符合老百姓的利益和黨的利益,老百姓會指責你,你就不能站住腳。所以作為一個村黨支部書記和一個家庭成員來說,都是一樣的道理,首先心里裝著老百姓,心里裝著其他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都要考慮到他的家庭狀況怎么樣,他的孩子怎么樣,他的父母怎么樣,每家每戶都要把他們裝在心里面。他們所想的,你一定要想到,他們想要的,你一定要想到,所以說在這個村莊,你就能站住腳,老百姓會幸福。
主持人:我們知道在您當選了書記以后呢,您帶領村民做了很多實事,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女人,您的事業和家庭應該是一個怎樣的關系呢?為什么您能調節的這么好呢?
王煥榮:家庭和事業的關系其實是相連的,因為你這個家庭搞不好,你的事業也沒法搞好。
主持人:它是連帶關系是嗎。
王煥榮:連帶關系,如果你家庭整天是吵吵鬧鬧,如果夫妻倆人不和,家庭公婆不和、妯娌不和,會影響你的事業發展,老百姓會笑話你,整體的村莊也不會和諧。首先要想把村莊搞和諧,這個家庭首先得和諧。比如哥幾個、姐幾個有了困難,我們兩口子是老小,我們都得幫。而且誰家的兒女有什么困難、有什么事兒了,去調節一些感情,經常在一起聚聚,這樣的話也就是個大家,他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他就團結。包括我們這個家庭,我們每年要照一個全家福,而且我們每照全家福,這個全家福還有在一起吃飯的畫面,我都發到我的微信群里,讓大家來效仿,所以說我們這個村,家家都照全家福,這個全家福,一個大家庭才算是全家福呢,小家庭不算,必須一個大家庭。所以我們這個村2016年完成了全村的全家福的拍攝情況,而且都發給了大家。它的目的就在于讓每一個家庭都要和諧。
主持人:在您剛才所說的里面,其實這是一個小家的概念,對嗎?那么我們再談談這個大家,這個大家從您開始管這一份事業以后,有哪些是走向脫貧致富道路上,是大家能夠看得見的變化呢?
王煥榮:首先我這個大家,我在村里當支部書記已經三十年了,這三十年來我始終是把育民教育,教育百姓是放在第一位的。首先我認為,因為我在那個年代的教育,我認為農村的問題就是教育問題,如果把農村經濟搞上去,首先把思想觀念解放了,讓它的觀念跟上時代的步伐。這么多年,在發展經濟方面也好,在調整產業結構也好,在調整任何產業也好,產業提升也好,你都能順利完成。包括我們的村基改造,2006年我們在拆遷的過程中非常順利,2006年拆遷,2008年都搬回來,當我們在分房的時候,就體現在我們老百姓的整體素質提升,就體現在一件大事上頭。
主持人:什么事?
王煥榮:就是在分房的時候,我們就沒有按協議分房,我們村民的協議是四層以下,五層六層根本就沒人定,都認為高。之所以我們在分房的時候那么順利,就是也看著我們村班子,也看著我怎么做,所以我們做一把手的,就得以身作則,所以說我們班子,我們整個隊伍都要先讓百姓,也就是我們制定了一個標準,高低搭配、大小搭配、陰陽搭配、上下搭配,這樣的話,老百姓都會遵守。他為什么會聽你的呢?會遵守呢?因為還有這么多年的教育,這么多年的培育,他的思想觀念已經跟上時代的步伐。在我們這個村,他已經沒有那種非常自私、非常不和諧、或是鄰里關系不和,或者是不孝敬父母,已經沒有了。所以村里邊每發展一步,老百姓非常支持,這樣的話呢,是順利地得到了分房,沒有出任何問題,也沒有上訪告狀。三十年來我們村特別和諧,沒有上訪告狀的,鄰里特別和諧,家庭也特別和諧。
主持人:聽說咱們村民還有自己的一首原創歌曲,名字叫《西高莊歌》,您能否給我們哼唱一下。因為這個在我們看來是一個非常引以為豪的事情,我們很想聽一下。
王煥榮:我原來是能歌善舞,因為我這嗓子有點咽炎,唱歌這方面還是真唱不了,哼兩句吧:“一條彎彎的小河,流淌在村中的路上。”我們那兒的老百姓都會唱,我們從九十年代村民就會唱這首歌,我沒讓宣傳。因為當時九十年代,我們只是試探性的蓋了兩棟樓房,還沒有形成高樓大廈。現在從2006年我們啟動以后,2008年我才允許讓大家傳唱這首歌,這首歌是我們村民創造的,也是我們村民譜曲的。不光是歌曲,還有很多的詩歌朗誦,包括寫村容村貌的,寫老百姓的整體素養的、好人好事的,等等這樣的作品,我們現在已經出來十四本書了,而且都是村民的作品,我們的文化氛圍還是非常濃厚的。
主持人:在節目的最后呢,其實我們很想聽您總結一句話,對于未來我們這個村有一個怎樣的發展目標呢?
王煥榮:其實在我們這個村一開始都是以文化育人,從育民開始,也就是說以文化來推動事業的發展,推動經濟的發展。我的想法就是,以后的村莊就是文化村莊、藝術村莊、文明村莊。
主持人:好的,感謝您能夠接受我們的訪談,謝謝您!
以文化來推動全村事業的發展,相信那一個個殊榮就是對西高莊村最好的注解。好了,本期的內容就是這些,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