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秀一家。
長城網石家莊4月12日訊(記者 解哲琳)馬小秀今年83歲,河北省辛集市舊城鎮西小李家莊村人。她是一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老人,說其普通,因為她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說其不平凡,因為她上有93歲的婆婆,下有兒子、女兒、孫子、孫女、重孫子和重孫女,在一個19口人的五代同堂大家庭里,她通過自身的點點滴滴的奉獻,詮釋了中華民族“百善孝為先”的優良傳統。
馬小秀的婆婆是其丈夫的后媽,沒有自己的親生子女,作為兒媳,在馬小秀丈夫去世的12年時間里,一直照顧公公、婆婆的生活起居。
2011年,馬小秀99歲高齡公爹以去世后,她婆婆一度情緒低落、少言寡語,飯量也大不如前,一年當中就曾3次住院治療。兒孫們平時工作都很忙,婆婆生病住院期間的衣食起居就落在了馬小秀肩上,在她和兒孫們的悉心照料下婆婆的身體逐漸恢復。由于長時間的勞心耗力,婆婆病情好轉后,馬小秀卻輸了一個療程的液。婆婆出院后,由于需要照顧,她又主動承擔起了這份責任。
馬小秀的婆婆是個十分愛整潔的老人,每日起床后既要刷牙漱口,又要梳頭洗面,年歲大的人,自己不能一氣全部完成,馬小秀堅持細心服務、耐心哄讓的照顧婆婆,完成一整套護理需要一個多小時。通過馬小秀的長期護理和婆婆的積極配合,2015年已91歲高齡的婆婆基本恢復了健康,生活能自理了。看到婆婆的滿意的笑容,馬小秀感到由衷的高興,更激起了她的服務熱情。
婆婆也一直對街坊鄰里稱贊兒媳孝順懂事,說馬小秀就是她的女兒。馬小秀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行動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孝老”課。上孝下教,孩子們看在眼里,烙在心上,通過馬小秀的言傳身教,孩子們也都積極效行,在馬小秀骨折住院期間,馬小秀的兩個兒媳也主動、自覺承擔了照顧老人的工作。孫子孫女也時長回家探望,到老奶奶窗前噓寒問暖,送上老人喜愛的各種物品。
識字的馬小秀,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教孩子們讀書寫字,馬小秀不僅注重對子孫文化程度的教育,更注重培養子孫做人的道理,教育他們為人要善良正直,日后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她在生活中非常簡樸,穿破了的衣服反復打上補丁,兒孫們總是勸她現如今生活條件好了,不必如此??墒撬Uf“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教育孩子們,無論物質生活多么富裕,都不能忘了勤儉持家。
每次兒孫們從外地回來,馬小秀都把家里打掃得干凈舒適,準備一大桌熱騰騰的飯菜,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關心的話語縈繞耳邊,暖黃的燈光下映照著這個幸福和諧的五代同堂之家。
馬小秀的善良賢德鄰里街坊都看在眼里,大家都稱贊她是好兒媳、好母親、好鄰居。平時誰家有紅白事,馬小秀都會盡己所能及忙前忙后。漸漸地,馬小秀在村里有了很高的聲望。
馬小秀,這個看似普通但又不平凡的農村婦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出賢德孝親的動人詩篇;用自己的堅韌耐勞為兒女們營造愛的港灣;用自己的樂觀豁達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