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在環保部等部委的指導下,本市持續推進“散亂污”企業治理工作,目前取得了顯著進展。全市對“散亂污”企業進行全面拉網式排查,建立了動態更新機制,實行臺賬管理。共排查出近1.9萬家“散亂污”企業,在排查基礎上,按照“分類施治、一廠一策”的原則逐一進行治理。
據了解,在本市污染嚴重、整治無望的企業,有9千多家。這類企業能耗物耗非常高、排放強度非常大、污染非常嚴重,不符合城市規劃,不符合土地使用要求,存在安全隱患,不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目前,已經對這9081家企業,實行了關停取締并“兩斷三清”,即斷水、斷電,清原料、清設備、清產品。
對于有市場前景,有提升改造條件,能在原地提升改造,又符合相關要求的企業,進行了原地提升改造。這類企業有6900多家,按照“一廠一策”的原則,制訂了提升改造的整改方案,經過環保、國土、安監、水務等相關部門聯合會審合格后,進行綜合改造,改造完后再恢復生產。目前,已經有一批這類的企業完成了提升改造,恢復了生產,預計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對于有市場前景,也具備改造提升條件,但由于受地域限制,或者不符合規劃、不符合土地使用要求的企業,一律采取遷入工業園區搬遷改造,這類企業有2900多家,預計明年全部完成。
對于傳統上的企業集群,比如武清區曹子里鎮,傳統上是生產絹花之鄉,有幾百年的歷史,企業有500多家,農戶有一萬多人參加這種絹花手工的制作。對這類傳統企業,制訂專門方案,實行整體提升,統一供水、統一排水、統一治理,在保護傳統工藝的同時,實現提升改造。
治理“散亂污”企業,是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雖然短期內會對局部地區和個別企業造成一定的困難和影響,但從全局看,從長遠看,“散亂污”企業整治后,可以為下一步發展騰出更多的土地、資源、環境空間,優化產業布局,解決一些安全隱患,進一步實現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