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三亞11月1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沙曉峰通訊員黎太華)崖州學宮猶留文人墨客弦誦聲韻,崖州民歌傳唱瓊島傳說宛轉悠揚,黃道婆等歷史文化故事流傳千古……三亞市區以西40千米的崖州區,憑借底蘊深厚的歷史,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1月18日,“2017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海南溫暖之旅”的采訪團走進崖州,感受這里的千年古韻。
崖州中心漁港魚市熙攘,創意產業園成為新興經濟的“孵化搖籃”,文化旅游、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等一批新業態項目發展正勁,“南繁硅谷”基地為熱帶高效農業提質堅實技術支撐……“一帶、兩中心、三組團、三連線”的發展戰略,力創國際化水平的崖州灣新區實力不凡。
古往今來,傳統現代,這座瓊南重鎮,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文化內涵,正在改革加速推進的碰撞與沖擊中,盡顯新區活力,呈現多元面貌,成為三亞西拓規劃中一抹亮彩。
航拍三亞崖州中心漁港。南海網記者沙曉峰攝
航拍三亞崖州保平村。南海網記者沙曉峰攝
人文崖州:千年古韻文化飄香
悠久綿延的歷史,風韻猶存的古跡,是三亞市崖州區不可多得的文化財富,瓊南的文化脈絡亦多在此延伸,如何保護現有珍貴資源,傳承發揚傳統文化精神,拓深城市發展內涵,成為該市、區管理者的執著思考。
今年5月初,43位省內外知名文化專家、學者齊聚三亞崖州灣畔,就如何傳播黃道婆文化、探索海南棉織文明等內容展開深入探討。文化精神的激蕩,思想碰撞的啟迪,為三亞深挖文化內涵、拓寬城市底蘊提供建言獻策平臺。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持久生命力和核心競爭力,城市的活力,不僅僅來自年輕,更多來自文化自信。”研討會上,三亞市政協副主席蔣明清道出城市發展“秘訣”。
以黃道婆文化為代表的崖州文化豐富生動,但長期以來缺乏系統梳理、規范保護、長效發展機制,成為三亞內涵建設中一大瓶頸。不少專家學者指出,三亞可借力資源優勢打造文化生態園區,并拓寬視野積極尋求與國內外文化保護機構合作,探尋科學管理模式。“黎族民俗文化是海南文化的一個亮點,應加強文化資源開發,吸引游客赴瓊看文化、品歷史。”中國經濟史學會名譽會長、原廈門大學常務副校長鄭學檬說。
如今,崖州區豐富歷史遺珠正被一一拾起,黃道婆紀念館進入籌備建設階段,崖州學宮將進行科學保護管理,崖州民歌通過打造傳習所、進校園等方式進行傳承。“崖州區將積極探索文化資源開發,推動文化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新崖州。”三亞市崖州區區委書記、市創意產業園工委書記林有熾說。
特色崖州:“旅游+”產業聯動發展
“在剛結束的‘五一’小長假期間,景區攬客近5萬人次。”三亞南山景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傳統的禮佛文化備受游客青睞。而佛教文化與濱海文化的巧妙結合,使得該景區成為三亞“文化+旅游”的可參發展模式。
傳統文化與現代旅游業聯動發展,為崖州區資源開發、產業提質輸入更多內涵動力。“一方面我們發揮歷史文化名鎮的‘招牌優勢’,打造文化旅游版圖,將孔廟、黃道婆紀念館、古民居等文物古跡串聯成片。”林有熾表示,結合崖州特色資源,還將發展紅色旅游產業,依托梅山老區烈士陵園、革命史館等紅色資源,有序整合與項目鄰近的梅山八人橋坡、高山窟址等文物古跡,形成文化景點集群,塑造文化旅游新名片。
11月的陽光依舊熾烈,在三亞市崖州區海源實業有限公司的葡萄園內,園區工人正在忙碌作業。據三亞海源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慶鴦介紹,前不久,大約70多萬斤的葡萄將被運往海南省內的各個水果攤上。
“葡萄原本是北方水果,通過不斷研究、改進種植技術,今后海南人民也能吃到本土葡萄。”劉慶鴦說。
三年來葡萄種植技術的不斷創新,是三亞市崖州區積極發展熱帶高效農業的一個縮影。該市積極發揮熱帶氣候優勢,打造“南繁硅谷”,為本地農民帶來先進的技術與管理模式,亦為美麗鄉村建設開創條件。
“熱帶睡蓮經濟效益高,讓村民看到了生活的盼頭,也享受到了旅游飯的實惠。”三亞市崖州區抱古村黨支部副書記高偉遠說,該村利用區位優勢,發展睡蓮等特色農業,打造山水相連的田園風光,著力推進“農旅融合”,為發展鄉村旅游新業態夯實產業基礎。
11月18日,“2017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海南溫暖之旅”的采訪團走進崖州,感受這里的千年古韻之美。南海網記者沙曉峰攝
11月18日,“2017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海南溫暖之旅”的采訪團在三亞崖州中心漁港采風。南海網記者沙曉峰攝
經濟崖州:港產城建設深度融合
不久前,兼具燈塔、旅游觀光、應急和商業發射塔多功能的“絲路之塔”將竣工并投入使用。該塔位于三亞市崖州區,總建筑面積為8561平方米,由塔樓、裙房、塔前廣場、園林綠化等部分組成,其所在位置三面臨水,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新地標”。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現代燈塔的設計中,融入了諸多中國古典元素與崖州本土文化。“塔樓主體結構中八根外框柱八邊形結構是提取自崖州當地古建筑‘迎旺塔’的八角造型,塔前廣場設有鄭和下西洋等主題雕塑。”“絲路之塔”項目負責人介紹,崖州文化的巧妙運用,為項目建設增添更多內涵底蘊。
一面是滄海桑田的歷史遺跡,一面是蓬勃發展的繁榮新區,三亞市崖州區形成了獨特的發展脈絡。“除了保護傳統資源外,我們還著重發展新興產業,夯實地區經濟實力。”林有熾介紹,崖州提出“一帶、兩中心、三組團、三連線”發展戰略,將以點帶面實現新區聯動發展。
規劃戰略中,透露出崖州新區發展的無限動能。根據規劃,崖州將依托寧遠河,沿線打造文化經濟帶,發展創意產業園和中心漁港兩個中心,促進高科技創意新興產業、海洋漁業及旅游業等產業集群發展,同時加快南濱、南山、梅山等三個組團的引領發展,并注重交通骨架拉伸,依托西線高速、西環鐵路、225國道“三線”,重點發展物流、商貿、農業觀光旅游為主的產業。
如今,崖州經濟建設蓬勃向好,崖州中心漁港已建成投入使用,成為海產品貿易中心;南山“4+2”項目穩步推進,三亞將組建新南山公司,統籌優化南山旅游片區基礎配套,打造新南山互通路線,促進旅游產業升級轉型。
“在傳統底蘊中謀求新發展,打造港產城融合新區。”新舊文化的交織延續,林有熾對未來崖州灣新區發展成為瓊南新經濟增長極充滿期待。
“發現美好新海南”2017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海南溫暖之旅大型主題活動由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南海網承辦,中共臨高縣委宣傳部、中共昌江黎族自治縣委宣傳部、中共東方市委宣傳部、中共五指山市委宣傳部、中共三亞市崖州區委宣傳部、海南森林城市度假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海南棋子灣開元度假村、海南海品集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海南水果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海南三廚新海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