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只有400萬人口,克羅地亞為什么行?
來源: 央視新聞  
2018-07-16 10:46:43

  北京時間16日凌晨,世界杯決賽,“格子軍團”克羅地亞隊2:4不敵法國隊,遺憾未能奪冠。

  淘汰賽三場加時,他們先輸后贏,場場逆轉。這支頑強的球隊,他們有強大的心臟,不屈的斗志,澎湃的戰魂!面對幾乎不可逆轉的局面,他們依然戰斗到最后一刻!

  克羅地亞隊獲得了全世界球迷的尊敬。

克羅地亞核心莫德里奇獲得世界杯金球獎 法國隊姆巴佩獲得最佳新秀

  對于克羅地亞,很多朋友不太了解,即便略知一二,也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一個人口才400多萬的國家,在獨立不到30年的時間內,如何培養出這么多優秀的足球運動員?為何能獲得世界杯的亞軍?實際上,克羅地亞不光足球強,籃球、網球、水球、手球都很強,體育是克羅地亞的一張“名片”。

  克羅地亞是“體育強國”

  先來說足球。克羅地亞是南斯拉夫足球的繼承者。

  關于南斯拉夫足球的傳奇,球迷圈口口相傳:他們有著歐洲人的身體和巴西人的技術,打法既華麗又實用,被譽為“歐洲巴西隊”。

  南斯拉夫足球隊在二戰后的第一屆世界杯中排名第五,1962年世界杯打進四強,是世界杯的常客。

  1990年世界杯的南斯拉夫隊,巨星云集,名將如云。綽號“東半球馬拉多納”的斯托伊科維奇統領中場,“三個火槍手”薩維切維奇、潘采夫、普羅辛內斯基,被一度拿來和德國三駕馬車、荷蘭三劍客相提并論,加之蘇西奇、武約維奇等五大聯賽招牌球員助陣,這批球員被譽為南斯拉夫“黃金一代”。遺憾的是,南斯拉夫在進入四強的比賽中點球惜敗阿根廷。

1990年南斯拉夫國家隊

  但世人認為,那年的斯托伊科維奇年方25歲,潘采夫24歲,薩維切維奇23歲,蘇克22歲,博班22歲,普羅辛內斯基21歲,博克西奇20歲……這樣一支球隊,4年后,會是何等可怕!

  但是,戰火毀了南斯拉夫的世界杯夢。1991年蘇聯解體,巴爾干半島形勢風云變幻,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先后獨立,南斯拉夫進入內戰。

  “黃金一代”也因此分裂,蘇克、博班、普羅辛內斯基、賈爾尼等克族球員成為克羅地亞國腳。

1998年法國世界杯上的克羅地亞隊(圖自視覺中國)

  1998年,戰火結束只有3年的克羅地亞第一次站在世界杯的舞臺上。紅白相間的“格子軍團”一戰驚天下。在蘇克和博班的帶領下,克羅地亞這匹大黑馬勇奪法國世界杯的季軍。

“左腳能拉小提琴”的蘇克在世界杯上大放異彩

  如果說克羅地亞1998年世界杯的季軍,是南斯拉夫足球余蔭庇護的話,那么以莫德里奇、拉基蒂奇和曼朱基奇為代表的這一批球員為代表的“新黃金一代”,可以說是克羅地亞建國之后,足球青訓的第一批果實。

  盡管過去幾屆世界杯的成績不盡如人意,但以克羅地亞球員的紙面實力,一直就是強隊的底色。所以,這次世界杯克羅地亞隊的表現,絕對在情理之中。

俄羅斯世界杯半決賽,克羅地亞戰勝英格蘭,中鋒曼朱基奇打入制勝球與隊友慶祝(圖自視覺中國)

  除了足球,克羅地亞的籃球水平也是“強的一批”。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克羅地亞是美國“夢一隊”的最強對手,頭號球星“籃壇莫扎特”彼得洛維奇甚至奪走了喬丹的風頭。托尼·庫科奇,公牛王朝的締造者之一,邁克爾·喬丹身邊的重要幫手,曾獲NBA最佳第六人。

克羅地亞籃球名宿庫科奇(圖自視覺中國)

  此后,薩里奇、博格達諾維奇等后輩也在NBA站穩了腳跟。

  網球也是克羅地亞的強項。90年代號稱“發球機器”的伊萬尼塞維奇曾拿下溫網冠軍,還有戰勝過阿加西的柳比西奇、抗衡過費天王的西里奇,人才輩出;另外,克羅地亞手球和水球隊也多次奪得世界冠軍。

克羅地亞網球名宿伊萬尼塞維奇(圖自視覺中國)

  克羅地亞體育為啥這么厲害?

  克羅地亞駐華大使奈博伊沙·科哈羅維奇前不久向中國媒體撰文,詳細解釋了克羅地亞在體育上為何如此成功。

  科哈羅維奇大使認為,克羅地亞體育文化歸根到底是源于克羅地亞的社會傳統和文化習慣。

  他介紹,克羅地亞傳統中,很難想象年輕人會不參與某項體育運動。對男孩來說,尤其如此。這種思維模式是怎么來的呢?可能是源于中世紀的傳統競技史,也可能是源于克羅地亞長期被迫守衛疆土,而發展出的強健體魄的文化。

  科哈羅維奇大使詳細解釋了克羅地亞足球風格的特點,他說,“克羅地亞人更擅長需要臨場發揮的運動,比如像足球、籃球、手球、水球和網球等球類運動,我們喜歡臨場發揮、享受比賽、打敗對手,與此同時也給觀眾和自己帶來愉悅的體驗。這種樂趣是深深植根于南歐文明和地中海文化之中的。我們從不把體育運動看作是一種成就、一種責任。”

  克羅地亞足球為啥這么厲害?

  科哈羅維奇大使介紹,在當代克羅地亞社會,能成功培養足球運動員,有兩大根本原因。

  第一,可能中國社會普遍認為在足球或其他運動上花時間不利于實現其他教育目標,但我們不這樣想。我們認為運動和教育的其他領域是互補的,共同促進年輕人的發展。克羅地亞所有家長都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平衡好一天的學習和體育鍛煉。一個太沉迷于書本的孩子可能會被他的同齡人嘲笑,而每一個有責任心的家長都會希望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運動是培養年輕人的重要環節,家庭、學校和體育院校都提倡多運動。

克羅地亞駐華大使奈博伊沙·科哈羅維奇(圖自環球時報)

  第二,運動和足球是重要的社交話題。這些話題主導了媒體報道,具有重大社會意義。在克羅地亞,人們常說有三種話題在男人們的聊天中被視作禮貌得體的:政治,女人,當然還有足球。有一個老笑話說,人世間只有三件要緊事:疾病、戰爭、足球。與中國相比,克羅地亞對體育運動的關注程度更高,這從教育和社會關注度上就可以體現出來。足球給克羅地亞帶來了30年前獨立時不曾想象過的東西。足球已經成為了我們最鮮明的國家特色之一,紅白格子球衣成了我們國家的重要標識。他們的影響力之大,讓足球成為旅游業之外的又一大國家品牌。

  有一種足球,叫克羅地亞

  本屆世界杯,三場淘汰賽,克羅地亞都曾面臨0-1落后的局面,但是他們實現了逆轉!

  如此的血性和意志,奏響《克羅地亞狂想曲》的鋼琴家馬克西姆有過這樣的解釋:“我們的家鄉里到處都是槍彈,但是你不能因此而停滯不前——你必須繼續戰斗下去。”

  這大概是對這支克羅地亞最好的詮釋,以及寄望:

  歷經磨難,卻心懷驕傲,一直向前!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足球,叫克羅地亞!

  

  本文來源:

  環球時報《克羅地亞大使:為什么我們人口只有400萬,足球卻這么強?》作者:克羅地亞駐華大使奈博伊沙·科哈羅維奇

  《克羅地亞歷史門外談》作者:趙文城

  《有一種足球,叫克羅地亞!》作者:我的追求

關鍵詞
世界杯,克羅地亞
責任編輯:韓建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