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中國2025年將實現防震減災科普“四化”
來源: 中新網  
2018-07-30 08:36:20

  全國首屆地震科普大會28日在河北唐山開幕,中國官方五部門于大會前夕聯合印發《加強新時代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要建成政府推動、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防震減災科普工作格局,實現防震減災科普的“四化”,即創新化、協同化、社會化、精準化。

  由應急管理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地震局聯合印發的《加強新時代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意見》指出,中國地震多、強度大、分布廣、災害重的國情,迫切需要提高社會公眾自身科學素質,而防震減災科普工作是提升防震減災科普軟實力、促進全民科學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

  2025年實現防震減災科普創新化、協同化、社會化、精準化這一“四化”目標包含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是防震減災科普主題更加突出。堅持以提升公眾防震減災科學素質為主線,更加關注和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深入普及地震災害“防的知識、抗的方法、救的技能”,倡導與地震風險共處的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二是防震減災科普產品更加豐富。激發防震減災科普創作活力,探索建立防震減災科普項目化管理模式,形成適應城鎮勞動者、青少年和兒童、社區居民、農牧民等不同群體需求,滿足科學防震、科學避震、科學減災要求,集科學性、權威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更加豐富的防震減災科普系列作品。

  三是防震減災科普能力大幅提升。加大防震減災科普基地建設,推進防震減災納入科技場館建設,發揮地震遺址遺跡科普作用,推動科技設施向公眾開放。推進防震減災科普信息化,建設防震減災科普資源庫和新媒體傳播平臺,拓寬互聯網傳播渠道,提高防震減災科普傳播覆蓋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專兼結合的防震減災科普創作隊伍和專家隊伍,提升防震減災科普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四是防震減災科普工作機制更加健全。有效利用全社會科普資源,加快完善開放合作、資源共享的防震減災科普工作機制。不斷健全科普工作激勵和社會力量參與機制,防震減災科普社會化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合力不斷增強。

  如何推動并保障中國2025年實現防震減災科普“四化”?最新出爐的官方《意見》明確,政策保障方面,建立科技成果科普轉化機制,著力推動最新地震科技創新成果向科普產品的轉化;建立防震減災科普評價機制,定期開展公民防震減災科學素質調查評估;建立防震減災科普激勵機制,將防震減災科普納入防震減災工作表彰獎勵范圍;建立防震減災科普多元投入機制,調動社會資源積極參與防震減災科普。

  同時,要將防震減災科普納入學校安全教育教學活動,推進學校常態化開展地震等應急疏散演練,并推動防震減災科普基地聯盟建設,還要創新防震減災科普市場化運作模式,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實力的防震減災科普企業,形成防震減災科普產業鏈。(記者孫自法)

關鍵詞
地震,減災,科普
責任編輯:趙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