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班族來說,發工資是每個月最開心的時候。可拿到工資條,才發現還有一些扣除項。
好消息來了!8月31日,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個稅法修正案草案免征額調至每年6萬元即每月5000元,10月1日起實施。
那么,究竟能省下多少錢呢?到手工資怎么漲?工人君(ID:grrbwx)為您詳細解讀。
10月1日起,按新的起征點繳納個稅
8月31日下午,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至此,七次大修后的新個稅法正式亮相!
“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減稅向中低收入傾斜。新個稅法規定,歷經此次修法,個稅的部分稅率級距進一步優化調整,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
多項支出可抵稅。今后計算個稅,在扣除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項目。新個稅法規定: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準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并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新個稅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
新個稅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后計算繳納稅款,并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對收入影響如何?
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怎么扣?
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是此次個稅改革的一大亮點。
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在回答記者有關專項附加扣除將如何具體落實的問題時指出,根據稅法授權,國務院下一步將對扣除的范圍、標準和實施步驟作出具體規定,初步考慮將對專項附加扣除設置一定限額或定額標準。
針對有記者提問稅務機關將如何確保六項專項附加扣除落地,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司劉麗堅稱,相關規定出臺以后,下一步,為最大限度方便納稅人簡化操作,稅務總局將抓緊研究制定配套操作辦法。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申報就能扣除。納稅人只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申報就能享受扣除。申報時盡量減少資料報送、簡化辦稅流程,相關資料和憑證盡量不用報送到稅務機關。
二是預繳就能享受。個人還可以將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給單位,每個月發放工資、代扣個稅時,單位可以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扣除。
三是未扣可以退稅。如果納稅人沒有將自己的相關信息告訴單位,預扣預繳環節沒有享受到或者沒有享受到位的,可以到第二年辦理匯算清繳的時候申請退稅,稅務機關將提供快速、便捷、安全的退稅服務。
四是多方信息共享。稅務部門將與多部門實現第三方信息共享,核對申報信息的真實準確性,最大限度地減少納稅人提供證明材料,“讓信息多跑網路,讓納稅人少跑馬路”。
工人日報(ID:grrbwx)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