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29日下午17時,2018年度全國電影總票房(含預售)已突破600億元大關。
資深電影人高軍:上半年國產電影表現總體還是不錯的,所以總體看,國產影片票房占比應該在55%左右,進口片大約在45%左右。
據統計,全年票房來看,單部電影《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貢獻分列第一、第二名,分別貢獻了6.1%、5.7%的票房。其中,國產片共上映393部,外語片共引進122部。而票房過億的影片有80部,票房過10億的有16部。而票房排名前十名的電影中,國產電影占六席,進口大片占四席。其中30億票房以上的都是國產片。今年國產電影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所上升,一個重要的變化是口碑變成第一要素,只有好的電影內容才能成功帶動高票房。
阿里影業宣發總經理楊海:大家對觀影內容的需求越來越強,口碑、共情的內容成為了首位,票價和別的一些因素的比重越來越低。
此外,2018年被認為是電影票補逐漸退出的一年,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的票補相比去年大約降低了40億,中國電影市場正在逐漸擠出泡沫。
機構:文化傳媒板塊存機遇
12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規定》和《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的規定》。根據《支持規定》,通過公司制改建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文化企業,符合條件的可申請上市。鼓勵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進入中小企業板、創業板、新三板、科創板等融資。
國開證券分析師指出,近期,文化傳媒領域政策密集發布,政策延續性強,顯示政府對文化企業發展的一貫方針和堅定決心。25日國辦印發的兩項規定是2014年國辦對于文化企業改制規定和支持文化企業發展規定的延續,這兩項規定更有利于促進轉制企業加快公司內部建設,提高上市效率。
資料顯示,2018年已有多家上市文化企業參與發起或參與產業基金設立。上述分析師表示,未來這種情況或將持續,此外,稅收優惠政策將持續推進,利好電影行業。上述分析師認為,2019年在政策持續向好的基礎上,文化傳媒板塊有望迎來新的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