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視頻,領略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故事”
在中國西南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有神圣的雪山、幽深的峽谷澎湃的激流那里是“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世界花園”那里是云南人們向往的“詩和遠方”
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了鮮明的立體氣候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珍稀物種桫欏、滇金絲猴綠孔雀、亞洲象……在這個“生命避難所”“物種基因庫”和“西南生態安全屏障”里得到庇護生生不息
中國近三分之一的物種只能在云南能找到云南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無可替代保護好這片土地就將為人類、為未來留存下一個彩云之巔的家園
生態系統退化、物種滅絕加速生物多樣性喪失這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云南也曾面臨“要生存還是要生態”的艱難抉擇
曾經保山施甸大亮山山光水枯、一片荒涼1988年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退休后一頭扎進大山帶領大家克服萬難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
昔日荒山嶺今朝綠成蔭一方人對一方水土的珍愛是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智慧沉淀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大理洱海的生態環境不堪重負水質急速下降人們不惜代價行動起來全面打響了洱海治理攻堅戰
洱海清、大理興被視為“水質風向標”的海菜花終于重現海面隨波蕩漾、燦若繁星
麗江石鼓鎮“長江第一灣”綿延數百里的江邊柳林如同一條輕揚的綠色飄帶
九年來云南省麗江市石鼓鎮林業工作站站長和朝明帶領群眾在江邊種下10萬余株柳苗他們用一次次彎腰掘土一點點辛勤灌溉為祖國添新綠為大江謀安瀾
薄霧籠罩的哈尼梯田猶如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千百年來哈尼人將水從樹木繁盛的山頂引入到梯田內構建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相輔相成的美好圖景
2020年3月一群野生亞洲象從西雙版納啟程一路向北象群所到之處人們悄然避讓、寬容呵護
溫情的人象故事讓世界看到了一個為守護自然、維護生物多樣性而不遺余力的中國溫暖了世人的心田
將陡坡荒山退耕還林還草讓散居深山的村民易地搬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讓山更青、水更綠讓動物的生活更自在人們的家園更宜居進退之間人與自然臻于和諧
生物多樣成就生態之美保護生態就是人類共同的福祉10月11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在春城昆明拉開帷幕人們期待著在這里領略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故事”
出品人:劉健策劃:錢彤監制:周紅軍制片:劉娟 王江執行策劃:李曉云 李霞編導:趙勇 陳寒青后期制作:陳寒青 劉東衛星影像:郭建偉 祁麗君攝像:趙普凡 劉東編輯:曹瀅 韓海闊 范芳鈺 王俊景
衛星技術支持: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大地量子衛星數據:賈博文 邢愛婷 劉子琦(實習)
衛星數據來源:天地圖吉林一號
新華社衛星新聞實驗室新華網思客新華網云南頻道聯合出品